咨询热线 0591-83286781

福州小学英语辅导哪家机构专业?

发布时间:2018-05-08 16:45:21

家庭作业,是个复杂而敏感的话题。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国人在指责学生作业负担太重时,总爱拿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轻松”的作业说事。但这恐怕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一些媒体在报道国外作业时,只和个别的几个外国学生聊了聊,就用上类似“国外中学生几乎没有作业”这样的标题,更加深了国人的这种误解。

其实,你会发现,家庭作业问题让不少国家的政府都颇感棘手—— 作业量多了不行,社会指责剥夺孩子的自由时间,少了也不行,减负让成绩下降,家长更不答应,因此有些国家的学生作业忽多忽少;传统的作业形式,比如抄写、 做习题被指单调、重复、无用,但更能培养各种关键技能的作业,比如社会调查、课题研究,却让学生抱怨“压力山大”,因此作业形式的创新在不少国家都只是个 别现象……然后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问题,你或许就会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想法。

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庭作业是最重要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大教育问题。”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

关于“最重要”,或许有人很赞同,但或许他在美国的同行中就会有人站出来说,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

关于“最容易被忽视”,情况似乎没有这么糟糕。

世界范围内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其实不少,各国在这方面也出台了政策和规定,并适时调整。

不过,我倒是可以理解这位专家为什么会认为家庭作业“被忽视”。

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这是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相关研究和讨论不少,但得出的结论非常“纠结”,其中很少有研究具备充分的说服力,因此无法在较大范围产生影响。

以美国为例,仅“家庭作业的影响”这个子问题,就众说纷纭。

有些人认为作业对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都有积极影响, 有些人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作业有利于非学术能力的发展,还有人认为作业没有明显作用,反而压抑天性,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有关家庭作业的研究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纠结”的态势?我想,这或许与家庭作业本身的一些特点有关。

首先,作业是比较个别化的

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教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尽相同,由于作业布置没有特定标准,作业的内容、方式和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风气、教师观念的影响。

即使一些国家规定学生作业时间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由于较难监管,于是也难以落实。

此外,各科目都涉及作业布置,但各科作业量的多与少,每天的情况都不同,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调查研究取样的不同(包括学生群体、科目、时间段等的取样),完全可能导致结论不一致,甚至相反。

其次,作业的效果难以测定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非学术技能的发展,与非常多的因素相关,很难直接归因于家庭作业。

实际上,如果学生某一次考试分数提高了,很少人会认为是作业的功劳,因为作业是天天都做的,但成绩不可能每天都提高。

再次,家长对作业的干预较大

由于家庭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家庭中完成,家长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产生不小的影响。

有些家长不管孩子作业,有些家长会辅导孩子做作业,还有些家长则大包大揽地替孩子完成作业。

由于家长的参与,一些作业并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实水平。

比如有些孩子作业完成得很漂亮,但考试却不行。

如果据此得出结论说,作业无助于成绩的提高,就显得荒谬了。

但研究人员又从何知道家长参与其中的程度呢?要知道,大人比孩子更会说谎。

不过,家庭作业问题虽然“纠结”,但不是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相反,对于这样复杂的问题,讨论的过程远比结论重要,事实的呈现远比给出建议重要。

因为关于家庭作业,没有令所有人信服的结论,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建议。

但却有两个基本问题很适合在此用事实呈现的方式来进行讨论——家庭作业是存还是废?一国的家庭作业是多还是少?

家庭作业,存还是废?

家庭作业,特别是小学家庭作业的存废问题,在不少国家都引发过争论。

2004年8月,澳大利亚《星期日邮报》报道,国内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校长、教育工作研究者和家长联盟呼吁,废除中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

该提议一经提出,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澳大利亚教育界的讨论。不过,呼吁并没有引起什么实质性的改革。

法国总统奥朗德2012年10月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演说时,建议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

他认为,“作业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家里完成”。不过法国舆论研究所几天后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多数法国人对此持反对态度。

实际上,法国教育部早在1956 年就发布通函,禁止教师布置任何书面的家庭作业,随后更多次下达文件,要求教师遵守这份通函。

而有趣的是,法国1994 年9 月关于小学教育的通函中却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应有30 分钟的习题时间。

看起来很矛盾,但此处需要注意的是,1956 年的通函禁止的只是“书面”家庭作业,而不是所有家庭作业。

同时,奥朗德的建议乍看起来很大胆,但请注意他的解释——“作业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家里完成”,意思是取消的是“家庭作业”,而非“作业”,即作业是有的,但要在学校做完,不要带回家。

就这样,还遭到多数人反对, 可见“懒散”的法国人竟也认为作业是有必要的

尽管“取消作业”的声音时不时从某处冒出来,但目力所及,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完全取消小学或者中小学的家庭作业。

也就是说,各国政府都基本认同作业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价值

 

家庭作业,多还是少?

 

简单而笼统地说一个国家学生的作业多或者少,是很不科学的,并且是危险的,因为可能引发民众的误解。

 

并且,一国的平均状况不能代表某一校、某一班或某一位学生的具体感受

 

一些欧洲国家作业量的平均值较小,但某些学校的学生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可能并不比人们印象中更苦的亚洲学生少

 

2008 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蒂芬男子学校在新学年宣布将大大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为他们“减负”。

 

这所学校是一所一流的公立学校,在此之前,学生每晚要花3~4 个小时做作业,就连小学生也不例外。

 

在英国比较好的中小学, 学生一个晚上花这么多时间做作业属稀松平常

 

在日本,不同学校在作业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到底是多是少,不能简单下结论。

 

另外,学生的能力各有不同,同样的一些作业,给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学生带来的负担感是不同的,他们所花费的时间恐怕也相差不小。

 

更何况,作业量的多少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不同时间的调查,结果可能完全不同。美国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20 世纪以来,美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量就经历了三起三伏:在1900 年、1930 年~1940 年、1970 年~1980 年这三个时间段,教师和家长联合,一致谴责作业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在舆论的影响下,作业被大量削减。

 

然而,当作业削减、分数下降时,人们又开始要求加大作业量。

 

20 世纪,全美有两次要求增加作业量的呼吁。

 

一次是1957 年的“卫星危机”之后,为赶上前苏联,美国决心大抓教育质量;另一次是1983 年,美国人意识到本国基础教育质量的薄弱,决心拯救教育。

 

在这两个阶段,学生的作业量又开始加大。

 

再比如日本,20 世纪初学习西方,开始在基础教育方面推行“宽松化”:学生“减负”、教师减压。

 

但随之而来的是,日本学生在多个国际学力调查中的成绩每况愈下。

 

《读卖新闻》当时的调查显示,80% 的日本人对日本学生的学业能力下降表示担忧。

 

于是,日本从2009 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去宽松教育”计划,学生的家庭作业也由此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

 

如果一位研究者在这两个时间段都去调查日本学生的作业量,恐怕会发现结果大相径庭。

 

此外,作业负担重也不能全怪学校,而可能是社会问题

 

韩国的情况最有代表性。

 

韩国政府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下力气“减负”,经过多次改革,中小学课程量已大幅减少,学生也反映学校布置的作业并不多。

 

但仍有一半多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表示每晚做作业到10 点、11 点。这是为何?

 

校外补习机构布置的作业要负很大责任。

 

而上校外补习班对大多数韩国人来说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如果学校不断“减负”,学生会更多地涌入校外辅导机构,课业负担总体上或许有增无减。

 

最后,作业的形式对作业负担的评判也有影响

 

如果作业的形式比较简单,比如抄写、朗读之类,学生不用花太多时间。

 

但如果是比较复杂的作业,比如搜集资料、写研究报告、进行社会调查等,学生就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但相比而言,后者比前者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批判性思考等21 世纪技能,却更容易被学生厌烦,被认为是负担重的根源

 

为了回应学生的抱怨,减轻他们的负担,是不是就要少布置复杂作业呢?但这种作业明明对学生更有益。

 

这是目前韩国小学的社会课作业和初中的科学课作业所面临的困境,或许我国一些走在课改前列的学校也已遇到这个问题。

 

所以说,家庭作业问题真是十分复杂,谈论时也需谨慎,最好有一说一,概而论之的研究可以参考,但断不好据此轻易下结论和判断。

 

分享精彩让孩子跟【福州台江区肯思青少儿英语培训学校】一起学习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