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发展滞后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9 00:00:00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开放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口语要求逐渐提高。通过语言这一交流工具,准确、迅速地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大多 数人的自觉需要。未来社会要求人人都要具备相当水平的说话能力。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 掌握语言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到幼儿未来的学习生活,对其目前的健康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前期语言能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促进其行为和言语社会化。婴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让成人及同伴及时地了解自己。能清楚地表达自己 情感的幼儿,总是受周围人的欢迎。幼儿在与外界交流时,能够主动适应他人的行为调节,在此基础上,逐渐掌握自我评价的标准,形成自我调节能力,使自己的情 感、态度、行为逐渐地靠近社会规范。
学前期的语言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语义内容非常丰富。儿童吸收,加工,输出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感知、记忆、思 维、想象过程的积极参与。语言通过词、概念向儿童传递间接经验,有助于扩大眼界,提高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 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他们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学前期的语言为学习书面语打下基础。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入学后顺利过渡的必要条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证明,学生写作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是独 白能力低。比较会说话的学生,说起话来生动自然,写出文章一般都不错。因为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如果孩子入学前就学会准确的发音,掌握大量的词汇,有 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入学后,认字、读书、作文就比较容易了。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幼儿一般都能在1-6岁的时间里,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习得母语。语言习得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幼儿 的语言发展。一旦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不良因素的阻碍,就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弥补,很有可能形成语言障碍、沟 通障碍、学习障碍等异常问题,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因此,对幼儿语言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个案语言发展状况
1.语言习得比较迟
据语言学家研究,幼儿一般在一岁时就能说话了,只是语词数量比较少。一岁半以后能将词语结合起来,出现双词句和多词句,如 “妈妈来”。三岁末出现语法,能够使用简单句和部分复合句,并且逐渐完善。下面是笔者和个案祖母的谈话记录。祖母:“这个孩子说话比较迟,一般小孩1岁就 能说话了,她到三岁才冒话,叫爸爸妈妈,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还不是很清楚。我们都担心这孩子是不是有问题。”2.发音不清楚,词汇贫乏
在唱歌时我发现有许多音她是不会发的,简单的声母不能准确的发出来:万事如意的“ru”总是发成 “yu”,“朝霞”的“zhao”发成“gao”。而韵母的发音上也存在问题 :gong这个音总是发成geng,“o”经常发成“e”,大公鸡“wo wo叫”,就变成了“e e 叫”了。在平时交流中笔者也发现她在说话时,有很多词说不清楚,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比如,“o”是一个圆唇的音,但是她说这个音时,嘴 巴是扁的,就发成了“e”了。
除了发音不清楚外,有些孩子的词汇也很贫乏。母亲:“四岁上学时,只会简单的一些词语,或者两个词连起来说,并且总会重复说那几个词。”笔者认为, 有些东西她心里知道是什么,但是她以前没有听别人说过,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用她会说的来代替。比如,在她看画书《爱丽丝漫游仙镜》的时候,每看一页,她都 会说小姑娘,指给我看 “小姑娘”。一开始,我看了一下,确实是小姑娘爱丽丝。可是,翻了很多页,她一直在重复说小姑娘。原来,她看到人就说是小姑娘,或者用“这个”、“那个” 代替。然后自己自得其乐,咯吱咯吱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