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05008725

明人等我四百年

发布时间:2018-08-06 08:38:50

明人等我四百年

第一次见到“明人肖像”的印刷品是三十多年前的1982年,当年鲁美的恩师李中禄老师,指导我们国画班的九位同学,每人选一件,临摹这批作品。这些画对我的震动很大,想不到的是,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一致的时代,我们明朝的先人也达到不逊于西方的写实高度。从那时起,我一直特别喜爱这批作品。后来,在西藏大学教工笔人物,又让西藏的学生们临摹,也成了我的学生忘不了的记忆。三十年里总盼着有一天能看到原作,凡是遇到南京画友,总不忘问起这批画,有说拿出一幅临时展过,有说已经多年不见,不知道何时凉画时再轮到它们。前些天,有机会到南京出公差,专程赶到南京博物院,最想看到的就是博物院收藏的这十二件明代官员肖像。自然是没能看到,遗憾的同时,也理解这样的事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以为此生必定是无缘“明人肖像”的。

意外的是,在学生微信里看到,他们暑假去山西博物院见到了这批作品!电话一问,还有最后四天,与妻飞机到太原,几小时后见到等我们已经四百年的十二件全部整套作品,大欣喜!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中国古人的肖像一般都是正面的,正面是一种面对面的有勇气透视灵魂的角度。这些明人肖像画的意味深长,像是探到了灵魂的最深处。每一张脸都有故事,眼神背后是明代官场的险恶和血腥,儒雅、狡诈、刚正、圆滑、宽仁、贪婪、一切复杂的个人经历和内心活动都被画师敏锐地显现出来,这是古人的“素描”追魂术,几根线画的心惊肉跳,甚至象是魂在纸后,看起来有几分吓人!

这传统哪儿来的呀,怎么突然间明朝画的这么写实。明代已是文人画的天下,两宋兴起的准确刻画的写实追求被士大夫阶层主导画坛的文人画家们所不齿,因而继承了精细刻画传统的肖像画出自大量无名的民间匠人之手,在明代,虽然中国写实的传统在正统的美术史中消失了,可是在民间画像的师傅们那里,这个传统被继承着,而且有新的发展。

还有一部分传统是从欧洲传来的,明朝的时候正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来到中国,其中最著名的是利玛窦,他也是科学家,与徐光启一同翻译过《几何原本》,利玛窦又是画家,和明代的肖像画家曾京是好朋友。可以想见,他们之间的交往和友谊,在小范围里实现了东西方的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文艺复兴写实绘画的成果也就传到了一部分中国人的手里,加上两宋以来的写实还在画工当中传承,所以,东西合流,在明朝出现了这样一批很写实的肖像画。

这些杰作是对着真人写生的实物证据。我们了解到明清(也许更早,早到毛延寿的时代也未可知)的容像画师是要写生的。先对着真人画个小稿,而后画到程式化的“朝服大影”上。面部是肖似本人的,衣服手足是概念的标准件。作画程序与贺尔拜因相似。

在这些肖像中,中国画师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画家同用边线造型,这里的中西合璧,对接无痕,平稳过渡。我们甚至能感觉到明暗,比如说鼻子,他是用明暗画的,有光影,就象用闪光灯拍正面相时的明暗和起伏关系,以往中国人在山水画里也能够表现立体,靠边线叠压和坡面转化的“皴法”画起伏凹凸,他脸上的变化就很像山水的“皴法”。这是人物画和山水画的结合,在技法上他们融为一体了。明人肖像的准确生动,内心刻划的毫不留情,其水准应不在荷尔拜因素描肖像之下,人物面部用“边线”“坡面”的配合来表现体积与起伏的方式其实很接近同时期德国的荷尔拜因。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

明人等我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