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清华同传观摩:没有套路只有真诚
发布时间:2016-05-05 09:30:12
“百闻不如一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员“课上、课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深圳策马翻译凭借丰富的国际会议口译及笔译业务资源,创造性地将国际会议的高端现场与学员的学习成果无缝衔接,为策马优秀学员提供会议观摩机会。
2016年4月17日,由策马独家资深译训师、巴斯大学毕业的同传译员佟老师、王老师主翻的建筑领域相关会议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展开,策马特别选拔了两名优秀学员担任翻译助理,全程体验了一次同传译员的真实生活。
参加清华大学“全球老龄化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优化”研讨会议有感。
同传箱内视野
朱同学 策马翻译北京总部第363期寒假口译班+第109期周末同传班学
这是第二次和策马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会议了,和上次的VR峰会不同,这次的研讨会规模很小,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规模虽小但是内容很有深度而且十分丰富,丝毫不输给大规模的VR峰会,而作为学员的我也收获良多。
首先,两位老师的翻译水平都十分精湛。这次发言的嘉宾都是说英语,但是其中有多位是非母语人士,有印度口音和法国口音,还有中国教授也有一些口音,这无疑给翻译增加了难度。老师们必须要很快进入状态,适应演讲者的口音。
虽然这次的会议不是科技类的,但是依然有很多学术性的分析,必须要环环相扣,而两位译员的水平也于此可见一斑,逻辑非常顺畅,我当时尝试不听演讲者的讲话,把自己当成一个完全不懂英语的人,只听老师的翻译,发现非常的流畅,理解了这些内容一般,翻译的痕迹非常淡。而且这些都是在完全没有会议材料的情况下完成的。
所以做同传不仅仅要语言能力过硬,而且最重要的是要有快速反应和快速学习的能力,能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演讲者讲话的核心意思,并且传达给观众。
其次,参加的这两次活动,内容都非常的超前,让我对未来译员的工作又增添了很多向往。在这个知识和信息的时代,一个人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触的知识面和信息量。而实际上,世界上的信息有70%以上是由英语纪录下来的,作为译员能接触最前沿的科技和第一手的科研成果,也许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实现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有意识地用英语获取知识,处理信息,就是真正进入了更广阔的天地里。
感谢这些人,感谢策马翻译和译员们,今天的太阳,终于与昨天有一些不同。
张同学 策马2016寒假林超伦博士同传班学员
这次研讨会担任同传的两位老师都是之前周末同传课上的老师,上课时就折服于老师们的实力,这次现场听她们同传,更是有了深切的体会,佩服不已。此次研讨会每个嘉宾限定20分钟演讲时间,所以嘉宾语速很快,再加上有些是法国来的专家自带一些口音,听辨起来也都有些困难;但是老师们完全没有受影响,翻译得非常顺畅、自然,让人听了很舒服,这足以见老师们的翻译水平。每个讲者中间还有提问环节,是最考验译员水平的,但是老师们也总能顺利地完成,足可见其专业素养之扎实。
此次观摩最深的感受就是,作为一名同传译员,要有坚实的基础与灵活的应变能力,以不变应对会场上之万变。
深圳策马翻译培训以最专业的技能和诸多实践活动,帮助所有想要实现翻译梦想的学生,与梦想近距离。